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一天就要消费40亿斤食品,真正我们能碰到不安全食品的概率可能很少。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食品金属检测仪抽检合格率都在95%以上,况且不少专家也指出,不合格食品中以假冒伪劣食品居多,而假冒伪劣不等于食品安全问题。当我们从新闻看到食品安全案件时,就告诫亲朋好友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这岂不是耸人听闻?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什么都不敢吃吗?另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50%的人认为当前食品安全谣言较多。这说明理性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谣言止于智者”,我们不能被经不起分析的谣言所误导。
对于食品安全,我们也应发挥个人的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对“油条哥”这样的诚信守法者,我们要不吝溢美之词,大兴向善之风;对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我们要及时揭露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不使心存侥幸者逃脱法网;对于不实谣言,我们要理性分析、善于戳穿,正本清源。
食品安全事件的多发表明,食品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主体,多个地区,多个阶段,因此,治理这个领域内的不法行为,必须准确判断,准确出击,准确铲除。所谓“准”,不仅要体现在打击对象上,也要体现在案情分析上,不仅要体现在个案处理上,也要体现在形势研判上,不仅要体现在生产、流通环节,也要体现在金属探测仪监管环节。
过去,一些大企业看上去相对规范,因此监管上就流于形式,还会颁发“放心企业”或“放心食品”的牌子。但从这两年接连发生的大型食品企业出现严重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来看,“牌子”式的监管模式走到了尽头,监管必须是动态的,是不分大小企业的,是不能先入为主的,要把所有企业的生产行为都要放到金属检测仪监管的视野中。再比如,有些食品安全案件涉及多个环节和地区,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必须顺藤摸瓜,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的问题都查清楚,把所有环节的病症都找出来,把所有违法者都送上法律的审判台,唯有如此,才能算得上是准确打击和精确铲除。